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开放不只是“向海而生”|向海
开放不只是“向海而生”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东部沿海地区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水运具有“运量大、单价低”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水路交通发达、对外开放便利、港口经济兴盛,能够率先实现与外界的商品贸易及要素互换,获得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
如果对外开放只能“向海而生”,那么广大中西部地区似乎看不到什么机会。幸运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为世界提供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新方案的同时,也勾画出包含铁路、公路、航空等方式在内更加全面立体的物流运输体系,这就为中国广大内陆地区实现对外开放提供了全新路径。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世界的精妙之处在于,形势变化或视角不同,以往的劣势可以变为优势。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这种转换尤其明显。
从地理上看,如果与“一带一路”地理沿线的中亚国家和欧洲国家进行贸易,走海路需要绕行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而如果走铁路或航空进行运输,则路线更趋向于直线,因此重庆、成都、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中西部城市在与“一带一路”贸易伙伴的距离上反而比上海、天津、广州等东部城市更加接近。这也表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正在让中国对外开放的手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立体,让传统上不沿海的劣势变成了沿边开放的优势。
乘“一带一路”东风,已经有一些城市走在了前列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例如,地处中原内陆的郑州,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所著《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书中找到了灵感,在做强原有铁路货运枢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运输及空港经济。最终,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中心、高端精密机床制造园区、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生物医药研发基地等一个个高质量引擎拔地而起,带动了周边区域开发开放。
不久前,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就再次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作为重点开拓的进口来源地,加强战略对接,适度增加适应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的特色优质产品进口,扩大贸易规模。”
这意味着,在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相应的,除了原有的海运航线之外,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也将在广袤的欧亚大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内陆省份也将会更多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开放不只是“向海而生”,并不是说沿海开放不重要。事实上,正是“一带一路”建设为内陆地区开放带来新机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更加均衡,沿海开放才会有更强劲的腹地经济支撑。
不难预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相关国家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等物流方式将会进一步全方位对接,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质量也必将更高。
责任编辑:孙剑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