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2024年首次!国务院国资委专题推进这项工作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4-24

(原标题:2024年首次!国务院国资委专题推进这项工作)

2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1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会上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一批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获悉,根据2024年要不折不扣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目标要求,会议提出,各单位要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会上特别提到,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王宏志表示,各单位实施方案编制质量高、“干货”多,举措更精准、特色更鲜明,不少地方和中央企业还配套实施了系列专项行动。同时,目前已有13个地方建立本地国企改革协调机制,各中央企业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各单位不断加大考评督促力度,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执行。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中央企业在制造、信息、能源等6个领域牵头建设的6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入列。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意见支持中央企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共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051项,形成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在完善国资布局方面,推进中国电科重组华录集团等一系列重组工作,开展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25组29家中央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地方共开展战略性重组68次、专业化整合1323次,23个省级国资委制定了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相关制度。

此外,安全支撑作用有效发挥、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拓展深化。

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约束要硬、发力要早

对于2024年的工作安排,王宏志强调,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要认真抓好落实。他首先强调,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约束要硬、发力要早。

王宏志要求,各单位要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要结合实际统筹研判,建议主要按工作量考虑,完成预估整体工作量的70%以上,也可参考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中任务数的完成比例。关键是70%的衡量标准要与2025年全面完成任务相衔接,前瞻性做好通盘考虑。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

“我们之所以强调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主要就是希望优先考虑重点、难点、对进度或成效有决定性作用或客观上工作量大的‘大块头’任务。”王宏志表示。

重点抓好落实战新产业、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

王宏志强调,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要适应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特别是要对国家亟需或紧缺的、具有较强基础支撑作用的、正向外溢效应较大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可以结合自身技术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决策纳入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有力提高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

王宏志指出,目前各单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都已有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落实,过程中也要根据行业技术前沿变化,注意动态调整优化,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竞争、重复建设。

在强化考核方面,要以深入推进价值创造行动为契机,树立鲜明价值创造导向,突出内在价值、长期价值,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针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见效慢等特点,探索实施中长周期考核激励。对于承担较多功能使命类任务的企业,可考虑制定专项考核方案。

“对于按程序推进、但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创新,只要没有谋求私利,即使只证明了此路不通,也是增加了无形资产,应予以肯定。”王宏志说。

着力推动中长期激励更大范围规范实施

王宏志还强调,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形神兼备、更广更深落实。

要着力推动党委和董事会权责边界更清晰、运转更顺畅。针对功能使命类任务增多的特点,要进一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前置事项清单,提高精准性、针对性,确保党委(党组)实质性前置研究把关,支持董事会依法行权。要强化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但不追求过高比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履职支撑,重点在提高外部董事履职能力和专业素质上下功夫。

还要着力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提质扩面。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牛鼻子”,要着力提高签约质量、确保刚性兑现,推动工作质效再上一个台阶。业绩目标制定要兼顾科学性、挑战性,薪酬兑现必须是刚性的、实质性的,绝不能业绩好的时候拿得高、差的时候薪酬下不来、岗位动不了,改革不能有名无实。

“目前,各单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要以这次考核作为‘试金石’,该奖励的奖励、该扣减的扣减、该退出的退出,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王宏志表示。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具备实施中长期激励条件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占比在10%左右。对此,王宏志表示,比例可以再提高一些。各单位要进一步梳理评估,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和战新产业,研究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匹配度。同时要规范不合理过高收入。

责编:朱雨蒙

校对:王朝全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