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楼市大动作!首个限购限贷全面放松城市来了 19条措施齐发 要成风向标?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5-06

3月1日,郑州市发布19条稳楼市措施,除了给大学生购房补贴、鼓励老人投靠家庭新购住房等措施外,最重要的一条是降低个人住房消费负担,不仅下调房贷利率,而且还放松首套房贷认定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郑州成为今年全国第一个在限购限贷方面全面放松的城市,具有行业风向标的意义,相比近期三四线城市放松首付的做法,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的放松,说明二线城市也开始进入到政策持续放松的阶段。

首套房贷认定标准放松

3月1日,郑州市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场供给、加大信贷融资支持、推进安置房建设和转化、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九条促进郑州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信贷融资支持方面,《通知》提出,降低个人住房消费负担。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通知》还提出,给予企业项目贷款支持。对支持开发贷、降低个人按揭贷款利率的金融机构,在政府新增财政存款、基金账户等存放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在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方面,《通知》提出,满足居家养老需求。子女、近亲属在郑工作、生活的,鼓励老年人来郑投亲养老,允许其投靠家庭新购一套住房。

《通知》还提出,保障大学生在郑安居,对大学生在郑创业就业的,符合条件的可购买共有产权住房,购买商品住房的按照政策给予购房补贴。对在郑创业就业大学生购房前,符合条件的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对租住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可给予一定面积补贴,优惠期限为3年。

另外,对外来务工人员在郑州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可按照本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同等条件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在郑州购买住房时,可按照本市缴存职工同等条件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此外,《通知》还提出,推进安置房建设和转化,推行货币化安置、促进安置房转化。对已建安置房中群众自住以外房屋,采取政府回购、回租等方式,盘活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

全国首个限购限贷松绑城市

对于郑州19条稳楼市政策出台的原因,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郑州市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房地产业会商研判,对当前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举措。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郑州成为今年全国第一个在限购限贷方面全面放松的城市,具有行业风向标的意义。

严跃进指出,一方面,郑州率先放松了限购政策,其规定,子女和近亲属在郑工作、生活的,鼓励老年人来郑投亲养老,允许其投靠家庭新购一套住房。该规定实际上就是取消了限购的规定,即老年人投靠家庭可以新购一套住房,这是无条件的,增加了此类家庭的可购房套数。

另一方面,郑州放松限贷政策。此次郑州明确,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这也相当于放松了限贷的标准,使得此类群体后续可以按首套比例购房,实际上也是降低了购房的首付比例。

严跃进认为,此次郑州政策具有四个积极信号。

第一、这是目前全国首个系统全面的楼市放松政策,相比过去一些城市零碎的操作,郑州此次政策具有实质意义的稳楼市导向。

第二、政策放松从此前的鼓励房贷、降低首付开始进入到放松限购,对于购房家庭购房套数的增加等有积极作用,信号意义更强。

第三、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的放松,也相比近期三四线城市放松首付的做法更值得关注,说明二线城市也开始进入到政策持续放松的阶段。

第四、此次放松早于两会,也说明各地会基于楼市情况,因地制宜出政策,政策出台的主动性和急迫性增强。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在郑州市去年遭受了疫情和水灾的双重影响下,房地产市场和企业也遭遇了较大的压力,“郑十九条”的出台有助于全面稳定市场、促进合理需求入市以及保障企业现金流稳定。其中关于合理购房需求的界定和支持方式都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潘浩认为,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此次“郑十九条”对其他城市也具有借鉴意义。从年初开始的各城市楼市政策密集发布,正在从中低能级城市向中高能级城市过渡,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也处于筑底的过程中,预计楼市“小阳春”将有条件在多地出现。

上一篇:地缘冲突下,新能源的价值再次凸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