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后疫情时代,工业数字化“大象”正努力寻找出路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5-18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工业数字化“大象”正努力寻找出路)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让工业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生产与抵抗风险的意义,进一步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7月末,第四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暨工业行业数字化转型年会在浙江召开,该大会以“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稳中求进”为主题,聚集了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工业数字化转型问题。作为工业互联网域领域规格高,含金量足和影响力大的权威产业峰会,会上共征集了近1000个行业应用案例,并根据细分行业遴选出100个优秀应用案例和年度十大典型应用案例。

从上面几个数据来看,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可谓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可见近些年,中国制造行业大力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截至2022年6月底,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超万亿元。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响,工业企业逐渐转由数据驱动所有业务。像国内拥有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选出的数字化制造与全球化4.0的示范者)的宝钢股份、富士康、海尔智家等不少企业,不仅拥有覆盖全厂的智能化生产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也面向外部提供成熟的数字化制造方案。

疫情带来的危机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重塑着工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或是后疫情时代对工业发展的全面影响。工业数字化这头大象注定负重前行,努力探索寻找制胜的出路。

未来全球经济的竞争将围绕生产力效率、科研实力和发展质量,工业数字化显然是唯一出路。

建助力,进击工业4.0

没有新基建的落地就没有工业数字化,和互联网发展一样,产业基础设施的推进速度,直接决定了上游发展速率。

狭义的“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广义的“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到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相对来说,后者更加涵盖广泛,更易获得了社会认同度。无论是狭义或是广义的定义,新基建都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

第一个,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拼积木”能力;

在疫情期间,与时间赛跑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程,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它们完善的工业设备、物流运输、通讯网络的数字化技术给整个基建行业树立了最佳实践案例,也充分地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基建充分应用数字化创新思路解决旧技术无法实现的需求,提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研发工作领域的能力和效率。

如果没有上文提到的新基建普及,工业企业想要自己打造工业4.0能力成本非常吓人。正因为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的大力推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搭积木”,并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深入数字化、智能化。

第二个,5G与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

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和应用落地。新基建中5G对工业数字化强大的赋能能力,让其在国内各类专业化园区发挥了初见成效的经济效益,三大运营商及华为、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助力工业园、物流园等园区落地数字化转型,打造5G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集成方案,运用5G技术在园区具体落地了智能安防系统、物联管理、信息技术等。

传统互联网更多是需求端和服务端的信息交互,电商领域的下单和发货,内容领域的阅读和机器推荐。工业数字化的触角末端是无数的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和流水线,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5G的出现,它的高带宽、低时延与广连接为工业互联网打下了基础,另一个原因则是边缘计算的发展。没有它们支持,工业数字化也将无从谈起。

数字新基建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化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因为新基建的广泛推进,工业数字化这头大象,才有了路径可走。截至2021年末,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了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

由于,美国重振制造业和东南亚人口红利释放等因素,中国工业面临着全球竞争的洪流,数字化已是唯一突破的方向。

工业大脑,由制转智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工业4.0”尚有可见的短板和困难,比如德国现在正在向4.0发展,是从自动化向网络信息化迈进,再看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 2030”、日本“社会 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而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还尚处于工业2.0~3.0之间。

而且,国内劳动年龄人口总数连年下滑,对于原本就存在劳动力不足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眼见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智能制造需要实现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制造系统集成,国内中小部工业企业传统工业的机床、专用设备、人工运输等,向新兴工业的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AGV小车等智能设备转型愈发迫切。

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观察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 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已有40余家。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中国企业纷纷也面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发力探索。由机器人智能补喷、内胆智能激光焊接、智能包装……到海尔智家郑州热水器互联工厂,卡奥斯平台赋能构建的智能化、数字化工业互联网生态。

尤其是海尔智家,作为垂直深耕家电行业领头羊之一,在2021年发布的最新中国智能制造50强企业名单中排行第一,数年内一直在加快制造创新,在智能制造方面,海尔智家已建成了17家互联工厂,其中有两家已经入选了灯塔工厂。都向人们呈现了我国工业由制转智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讲,由制转智分为三个层次的变化:

首先,一般制造到智能制造;传统工业领域强依赖人力,工业4.0时代,工业企业将广泛应用机器人、智能机器和自动化设备,一方面减弱了对操作员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品质、生产效率上也远超过传统方式。

其次,单企业生产到生态智能生产;相比于服务业,工业各个领域更强调生态协同性,过去工业生产呈现着松散的结构,生态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有效的互通,常常发生生产与需求错配的现象。工业4.0时代,生产企业之间高度数字化,为上下游生态链企业的高度配合提供基础,使效率生产、绿色生产成为可能。

最后,潜力巨大的C2M模式;工业化商品最大的弊病,就是高标准化所带来的个性化丧失。过去,由于消费端和生产端之间拥有巨大的信息鸿沟,需求和生产存在延时匹配现象。而工业4.0带来的C2M模式(用户直连制造),正在把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打通。基于智能生产设备的灵活性和数据驱动,也为这种定制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以汽车举例,现在我们购买汽车,只能在厂家生产的几个型号内选择,未来我们可以直接在4S店将想要的配置“选定”,然后汽车工厂直接生产出它们,这将大大改进需求和生产的关系。

过往,工业化的大踏步发展,是标准生产的规模效应和社会需求旺盛的一种合流。数字工业时代试图在生产成本与个性化需求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切入点,数据和算力正在“优化”我们的世界,数字工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这些利好,它还蕴藏着更多的可能性。

大象前行,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任何行业高速发展,都需要一个规则作为总纲领。

工业互联网大会还发布了我国首个“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这标志着工业数字化转型将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评价体系包括技术、业务、管理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通过动态评估指数可以直观得到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水平、增长速度等情况,将为工业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如何定义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而言,上至以精细算力为主要方向助力工业数据的智能化流动,以高度协同服务工业企业以及工业互联网上的各类需求端,下至稳定型闭环服务产生工业数据的生产一线,实现工业企业从管理、运营、生产、物流、销售等各层环节进行全面升级,高效科学的发展追求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追赶速度。

除了政策支持,通过基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来加大对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国内各大数字化方案方从深到实洞察工业数字化的智能应用,为工业数字化转型在后疫情时代提供新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能力。

像多方联通的中软国际与深开鸿全新打造的“云-管-端”全栈式服务,可为工业数字化管理铺垫万物智联的道路,京东旗下的一站式工业品采购平台-京东工业品凭借完整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也已同31家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通过前瞻性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优化潜力。

消费互联网见顶之后,意味着我消费交易链条已进入成熟阶段,人人都在联网,物物都在联网。通过互联网,每个人可以买到想要的商品,每款商品都可以触达它可服务的对象。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5%,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需求匹配端的繁荣,诞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拼多多等一大串互联网巨头,它们聚拢了国内信息产业最精尖的人才,在应用开发、模式探索甚至芯片、AI、物联网方面都有很深厚的积累。在工业数字化大潮中,无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成为它们下一阶段发展的蓝海空间。

2018年,阿里宣布将全面进军万物互联领域;同年,腾讯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即“930”改革),并把“产业互联网”第一次提到了案头的重心,3年后,腾讯宣布战略升级,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而百度则把AI看做未来。

毋庸置疑,这些前行的大象们并不孤独,这也成为工业数字化未来利好消息之一。

最后

根据e-works Research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因分析发现:能进入深化或创新阶段的企业不足14%,仍有25.4%的企业处于尚未或计划起步阶段,还没有迈向数字化之路。

思考未来工业,数字化是行业机遇,但不代表所有企业都可以得到红利。工业企业在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项目资金、新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组织与人才等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需要逐一克服的困难,出路明亮仍在砥砺前行。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师天浩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回升至3.1万亿美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