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潮涌大湾区 广深成最受欢迎选址地
(原标题:国际学校潮涌大湾区 广深成最受欢迎选址地)
疫情也挡不住国际学校涌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热潮。
3月21日,广州黄埔中新知识城,广州新侨学校宣布今年9月将正式开学,总投资预计13亿元,是中国与新加坡联手在广州打造的基础教育领域标杆国际学校项目。
在大湾区另一座城市中山,国际学校中山梅沙实验学校也计划在今年9月开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西湾外国语学校已动工开建,有望在明年9月开学。
而在深圳,深圳前海哈罗国际学校去年才开学,今年又迎来了圣保罗女子公学和英国国王学院在深圳开办新学校,并计划在今年9月开学上课。
据国际教育大数据平台宜校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内地新增72所国际学校,广东成为新增国际学校最多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还将有19所国际学校落地大湾区。
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中央就提出支持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等。大湾区的国际教育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受访专家看来,国际学校近年来密集涌入大湾区,反映当下大湾区对国际化教育需求日渐增多。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学校的多寡也能衡量一座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涌入大湾区工作与生活。
“飙涨”:广深成最受欢迎选址地
广州与深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设了最早一批国际学校。
成立于1981年的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是华南地区第一所国际学校,创办之初原是为解决身在广州的外籍领事馆工作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后逐渐对外开放,持有外国护照或者港澳台护照的学生也有资格报考。
1988年开设的深圳蛇口国际学校,目的也是为解决外籍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彼时,深圳蛇口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和制度改革之便,吸引到了一大批外资外企高管员工。CACT(作业者集团)、阿科、菲利普斯和阿莫科四家中外合资的石油公司联合创办了这所国际学校。
而到了2010年前后,全国范围内迎来国际学校爆发式发展,一年左右时间里新增了94所国际学校。不仅民办学校迅速对国际化教育做出反应,原本只做普通民办的学校,也都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部。
例如,万科就是在这一时间开启了自己的国际教育布局,发布了“百校计划”,万科双语学校、梅沙双语学校、万科梅沙艺术学院等纷纷成立。
国际教育大数据平台宜校创始人肖经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中国内地的国际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1196所具有高中段的国际学校(国际部),其中广东超过160所,数量居全国第一,广州与深圳是国际教育重镇。
例如,英国国际贸易部方面初步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2021-2024年,将另有8所新的英国品牌的国际学校在广东开设分校,广州、深圳是最受欢迎的选址。
广州新侨学校校长彭大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作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的首个境外成员,广州新侨学校选择落户广州黄埔,主要是看中了中新知识城是国家双边合作项目,集聚了大批国际化高端人才,有着较大的国际化教育需求。
凯德集团(中国)地产与城镇开发首席执行官陈培进直言,近年来大湾区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不少跨国企业开始将广州、深圳作为其进入中国的首站。
“企业密度有了,自然也会吸引一大批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广州新侨学校恰是要满足这部分高端人才的子女的教育需求。”他说。
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总监翁文炳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他最近发现了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越来越多外企高管开始重视子女对中文的学习,很愿意把孩子送去双语学校,而非原来纯英美式的教育。“因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都认为,孩子未来很有可能与中国产生更多交集。”
“留才”:国际教育或占到决定性一票
值得注意的是,大湾区新涌现的国际学校与早期专为外籍人员子女提供教育的学校不同,大多数属于可招收中国籍学生的民办国际化学校。
据肖经栋介绍,目前的国际学校主要有三类:一类只接收外籍人员子女入学,如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一类是公办学校开设的国际部,如广雅中学国际部等;再有一类就是民办国际化学校,可招收中国籍学生,提供“双语教育”。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大批来这里的外籍员工最先遇到了子女上学的教育问题,对国际教育的需求应运而生,甚至成了必须解决的难题。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喻丽君认为,国际学校开办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解决了海外高端人才的子女读书问题,得以帮助东莞吸引并留住这些高端人才。
一方面,随着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大批国际人才和海归群体前来广东发展,催生了国际教育需求;一方面,大湾区作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聚集了大批高净值人群,催生了大批中产家庭对国际教育的需求。
据《2020胡润财富报告》,广东省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达69.2万户,居全国第二。其中,53%的高净值人群会选择在高中及以下学段送子女出国,23%的高净值人群选择在大学送子女出国。不少高净值人群选择将国际学校作为“铺路”海外名校留学的第一站。
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总监翁文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中新知识城作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合资企业与高水平研究院所,确实集聚了一批知识型高端人才,“如何把这些人留下来,非常关键”。
参照新加坡的经验,一个国际大都会留人除了从产业定位考虑,最关键还要考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等,甚至有时在留住人才时可占决定性一票。“拥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端人才对子女的教育有更高的要求。”翁文炳说。
下一篇:商务部:中国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4462.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