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广东“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新变局:打造1小时出行圈,轨道交通投资超2万亿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6-03

(原标题:广东“十四五”交通运输体系新变局:打造1小时出行圈,轨道交通投资超2万亿)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加快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汕头、湛江、韶关为极点,轴带支撑、多向联通的“一中心三极点”综合交通布局。到2025年,总体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全球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

广东是当前国内国际运输需求最旺盛、交通运输方式最齐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最发达、服务供给最丰富、业态模式最多样、创新动力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广东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43 万亿元,约为“十二五”时期的1.68倍,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预计约为4.6万亿元,其中仅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就达2.2万亿元,占比近一半。届时,广东轨道交通网络将更为密集,“轨道上的大湾区”呼之欲出。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建设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推动广深港高铁和广珠城际进入广州中心城区,研究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建设广深、广珠快捷走廊。-IC photo

提升枢纽能级,加快要素流通

《规划》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中心三极点”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按照《规划》,广州、深圳要发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珠海要发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同时还要加快建设汕头、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韶关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相比以前,“一中心三极点”的总体布局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将深圳与广州并列为中心,二是将韶关提升为第三极点。”

在早前的规划中,广东更突出广州的中心位置,广州是全省、华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而此次《规划》将深圳与广州并列,肯定了深圳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广深两座城市间的联动。

至于此轮提升韶关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从近几年的高铁线路建设规划有迹可循。韶关位于广东最北面,原本就处在京广线上,近年来又规划了与江西赣州、湖南永州之间的高速铁路,交通枢纽作用日益显著。

“这样布局交通枢纽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强化枢纽之间、枢纽与线网之间协同衔接,促进资源在区域内高效流通和优化配置,辐射带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胡刚说。

《规划》还提出,广东当前仍存在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不高,主要客货枢纽场站的集疏运体系尚不完善,旅客联程联运、货物多式联运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广东提出,要在2025年基本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的发展目标。

“12312”出行交通圈,即珠三角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

“123”快货物流圈,即实现货物省内1天送达、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胡刚认为,于交通出行和快货物流上发力,体现出广东对客流、货流愈发重视。客、货流的加速流通,将对广东省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于加工工业和现代制造业发达的广东来说,交通物流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将助力广东省内产业客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等互联互通,助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珠江东西两岸的联通问题,一直是广东的痛点,既有的过江通道无法满足跨珠江口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规划》亦做出了针对性布局,提出了新的解题之法。

《规划》中提及,将统筹珠江口两岸城市轨道、市政道路规划衔接,推动形成以公路、轨道交通、水上高速客运等多方式跨江通道格局。例如,深圳至江门铁路、佛莞城际铁路、中南虎城际铁路、深圳至中山城际铁路等均被列入“十四五”期间的建设任务。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加快,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就目前来看,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已经起到了很好的联通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珠江东西岸产业特点各不相同,推动珠江口两岸互联互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两岸产业建立更多联系,提升全省整体产业集群的辐射力度。

2.2万亿织密大湾区轨道交通网

发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成为此次《规划》的一大重点。

《规划》提出,以强化极点联系、联通珠江口两岸、连接内地与港澳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的大湾区快速交通网,加快1小时生活圈成形。

“十四五”期间,广东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由5867公里提升至8200公里。其中,铁路运营里程由4888公里提升至6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由979公里提升至1700公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规划》发现,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总投资约为4.6万亿元,其中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占比近一半,达2.2万亿元。

广州地铁集团总规划师欧阳长城表示,未来,轨道交通发挥的作用将超过其他交通形式。轨道交通已由原来所说的骨干功能转变成了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功能。

广东此前一直筹划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2020年以前,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城市的运营里程超过1千公里,粤港澳大湾区一度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轨道上的大湾区”从蓝图驶向现实。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建设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 珠海至肇庆高铁等项目,推动广深港高铁和广珠城际进入广州中心城区,研究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建设广深、广珠快捷走廊。

同时,广东还将加快构建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佛肇城际-佛莞城际-莞惠城际、肇顺南城际-中南虎城际-塘厦至龙岗城际等3条横向铁路通道。结合深圳至江门铁路同步建设广珠城际铁路中山联络线,形成珠海经南沙至深圳的环珠江口直连铁路通道。

欧阳长城认为,未来大湾区之内轨道交通预计会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大湾区内生产要素、生活要素、环境要素通过轨道交通实现快速自由流动,最终实现由交通一体化向产业一体化、生活一体化。”

他判断,未来大湾区范围内,城际铁路将实现公交化运营,各城市居民可以在各城市节点、中心城市之间自由往来。同时,湾区之内各城市通过城际和轨道网将实现在一小时左右到达主要的对外的国际枢纽或者重要的陆路枢纽,实现同质化交通枢纽提供的出行便利。

不仅加强内部联通,《规划》还提出,扩大高标准铁路覆盖范围,使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其他城市群,使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之间形成“双通道”格局。

具体而言,要加快推进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高标准建设广州经汕头至漳州、广州经湛江至海口(合浦)、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铁路等高铁线路。建设南宁至玉林铁路至广湛铁路连接线,推进贵广铁路提速,增强通往西南腹地运输通道能力。加快建设赣州至深圳铁路,规划广州至清远铁路延伸至永州,强化北向运输能力。建设梅州至武平铁路,补齐北部地区东西向通道短板。

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形成融合发展的关系,欧阳长城认为,首先要建立健全大湾区轨道交通协调机制,机制包括政府、企业与行业三个层面。其次还要建立大湾区之内的统一技术标准,搭建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线网规划。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