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橡胶产业变形记——从为国植胶到全球配置资源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6-11

(原标题:橡胶产业变形记——从为国植胶到全球配置资源)

从华南垦殖局,到广东农垦厅,再发展到后来的广东农垦集团,虽然因经营体制机制调整,他们的身份在不断地变换,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见证了中国橡胶产业由低调蛰伏到华丽蜕变。从最初的奋力冲破层层阻碍为国植胶,到计划经济时期曲折发展,再到市场化后积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适应市场转变,再往后的响应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资源配置,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那么地不容易。

广东农垦旗下广垦橡胶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公司市场化经营下的“大营销”战略,还是走出国门布局海外优质资产方面,期货工具都是公司的有力抓手,在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配合购销动作稳定企业经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保障资源供给,披荆斩棘为国植胶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物资禁运,其中就包括作为战略物资的天然橡胶。东南亚地区一些产胶国在美英等国的控制下,也颁布了特别严苛的“封关”法令。党中央果断作出了“一定要建立我国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1951年政务院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并在广州成立华南垦殖局,主要任务是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大规模垦荒植胶。从1951年12月开始,仅用八九个月时间,我国就从全国各地动员、调集和征集了以人民解放军为主体,包括各大专院校的大批在校学生等在内的高达四五十万人的垦殖大军日夜兼程,浩浩荡荡开赴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开展声势浩大的植胶事业。

这批广东农垦事业第一代创业者,响应党的号召,挺进荒山野岭,披荆斩棘,开荒种胶。这其中,涌现了很多为国植胶的感人故事。琼崖纵队老兵谢福回忆录中,详细地记录了他的战友陈金照牺牲的故事。为了能及时运送一筐胶种,陈金照在万泉河合口处遭遇山洪坚持渡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爱国华侨,在中国橡胶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1955年11月,爱国华侨雷贤钟变卖了海外家产后,冒着风险从马来西亚用木箱子偷偷带回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橡胶种子、芽条及芽桩,用一年多时间就在海南定植良种胶苗一万多株,为中国胶树改良、天然橡胶产业提质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8年,华南垦殖局成立之初种植的橡胶在这一年开割,乳白色的胶水流入胶杯,消息令人振奋!1982年10月16日,国家农牧渔业部向世界宣布,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天然橡胶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我国不仅使天然橡胶的种植突破北纬17度线,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而且最高种植纬度到达北纬24度。

在众多科学家和农垦人的努力下,我国打破西方“北纬17度以北无法种植天然橡胶”的论断,在广东、海南、云南等地创建了我国自己的天然橡胶农场,解决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卡脖子”的一道难题,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满足国防军工需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二、在曲折中奋力发展,广泛积累植胶经验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广东农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半军事化性质阶段:1952年~1954年10月,海南、高雷、广西等地区人民政府动员25万民工参加垦荒,同时政务院和中央军委抽调部队参加垦殖工作,来完成国家分配的植胶200万亩的任务。二是企业化管理阶段:1954年10月~1958年,林业部决定垦殖工作从事业管理转向企业化管理,垦殖场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制度。三是经营体制曲折变动时期:1958年到1978年,农垦系统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几经调整,经营方式也不断变化。其中1958~1968阶段,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南垦殖局下放给广东省领导,并改为广东省农垦厅。而此阶段全国兴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场下放到地方管理,场社合一,按国家分配植胶800万亩任务进行生产,但由于指标过高,要求过急,相关的开荒、定植、抚管的质量差,相应的指标完成情况也不乐观。受“左”思想指导,生产高指标、重量轻质,忽视管理,橡胶树定植死亡严重,中小苗管理差,开割率低,未能完成干胶生产任务。不过,企业也在曲折发展中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一是要在重量和重质的双重前提下,去完成任务指标。二是要在科学的种胶、管胶、割胶的技术规程下,去做好经营管理。三是要在合理的政策、制度化的管理下,去安排、协调种植工作。

三、积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实行市场经济后,农场工人吃饭要靠市场了。上世纪90年代末,橡胶市场每吨干胶价格为6000至7000元,种胶扣除成本后,每亩橡胶的利润只有100多元,难以养活工人。为了适应市场节奏,保住经营大批农场开始改种水果。同时,广东橡胶积极开展自救,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橡胶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推广高效低频割胶制度、免磨胶刀、“杯胶”作业、中小苗胶园葛藤覆盖技术等,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岗位管理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早些年已全面推行“五天一刀”割胶制度的基础上,近年来大力推行“六天一刀”和“七天一刀”超低频割胶制度,人均割株从2016年的1610株提高到2018的2422株,提高了50.4%。超低频割胶岗位胶工的人均割胶收入提高了30%左右,1吨胶直接成本降低20%以上。二是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针对橡胶农场管理链条长、效率低、非生产性人员过多、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实施机构改革,优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精简非生产性人员,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体系,激发农场活力。三是采取多种方式稳定胶工队伍。例如,尽量招收夫妻工,为胶工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帮助胶工子女入学,为胶工购买意外工伤保险,鼓励和支持胶工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等。

与此同时,农场不但要面对国内供需的竞争,还要面对全球天然橡胶市场的竞争格局,这一时期国内天然橡胶市场还出现了另一个现象,即产品的价格摆脱过去计划经济影响,市场价格开始主要取决于产品供给、需求,而这主要表现在有领先指标之称的预期价格的期货市场上。橡胶集团在定价时,会参考新加坡、东京和上海三大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并根据客户对不同的产品需求情况每天灵活定价。

为适应这种转变,橡胶集团建立了产、加、销运作机制。一是实施“大营销”战略,在国内外建立大市场营销体系。通过合理布点扩展国内外市场,形成了一个由广垦橡胶集团销售有限公司及七个办事处、青岛广垦橡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垦橡胶(泰国)销售公司和广垦橡胶(新加坡)有限公司,覆盖华南、华东和华北三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营销网络,2016年并购泰华后还拥有泰华全球营销网络。二是统筹产、加、销工作,高效有序的指导国内外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通过橡胶集团本部的营销中心、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有效发挥集团管理优势,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对下属各企业的产、加、销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管理,再统一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形成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市场研判水平和市场风险管理控制水平。

四、通过市场化手段“走出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受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及土地资源因素制约,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区域仅在云南、海南、广东三省部分区域,可继续扩种的面积十分有限,上、中游种植、加工发展空间不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走出去”,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乘着“走出去”的政策东风,广垦橡胶围绕广东农垦“海外再造新广垦”的战略目标,科学谋划,制定并实施了“低调进入、先易后难、务实推进、早见成效”方针和“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原则,以及“先主要产胶国后次要产胶国、先投入加工业后发展种植业、先控有现存资源后开发未来资源”发展策略,以东南亚国家为重点,积极主动开拓海外市场,大力推动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发展。

这年,为进一步整合垦区天然橡胶资源,广东农垦组建了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垦橡胶)。在广东农垦的大力支持下,广垦橡胶通过合作投资、独立投资、并购等市场化手段“走出去”。2005~2009年,是广垦橡胶集团海外发展的探索阶段,通过对东南亚各国经营环境调研,广垦橡胶选择橡胶产业发达、投资环境较好的泰国作为“走出去”发展的第一站。在泰国沙墩府、董里府先后合资建设两个橡胶加工项目,与泰方合作经营。随后三年,广垦橡胶在马来西亚尝试橡胶种植项目,先后在沙捞越州、沙巴州,通过租赁土地种植橡胶、购买胶园等方式,规划投资橡胶种植约20万亩。2010~2015年,广垦橡胶逐步熟悉了国外经营环境,进入独资投建项目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广垦橡胶先后在泰国投建了湄公河工厂、泰南工厂和泰东工厂,在印尼收购了坤甸工厂,年天然橡胶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在新加坡设立了国际贸易公司,建设全球营销贸易网络平台;在柬埔寨投建了春丰种植等项目,进一步掌握天然橡胶种植资源。2016年,广垦橡胶集团抓住机会并购了泰国老牌天然橡胶企业——泰华树胶(大众)公司,实现对泰华公司下属17家标准胶、浓缩乳胶、烟片胶等产品加工厂控股经营,掌握了泰华在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约1万公顷橡胶园,拥有了泰华公司国际营销网络。并购泰华公司后,广垦橡胶集团天然橡胶年加工能力达150万吨,橡胶种植土地面积150万亩,跃升成为全球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广垦橡胶集团产业范围覆盖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老挝、柬埔寨、新加坡。2020年底,集团注册资本23亿元,资产总额114亿元,年营业收入连续四年超过100亿元。

五、充分利用期现两个市场,实现资源全球配置

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广垦橡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在国内市场,广垦橡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规模。2016年以前主要是在海南、云南主产区通过并购及新建等方式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了近10万吨的优质加工规模。第二阶段是提效益。2016年至今,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全乳胶及20号胶期货品牌认证为契机,按照板块化统一原则优化国内项目的管理,同时和国内外大型知名轮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开展高端轮胎专用胶及高端特种胶的生产认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广垦橡胶的全乳胶和部分20号胶产品为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可交割产品。

据介绍,广垦橡胶外购原料90%,自有原料仅占10%。作为一家“走出去”的企业,生产原料及产品销售的价格极易受到两个市场供需的影响,广垦橡胶充分利用期现两个市场配置资源,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这个风险主要还是通过期货工具来规避,作为加工企业,广垦橡胶更多面临的是产成品价格不利风险。对于产成品价格波动风险,广垦橡胶主要利用国内上海期货市场的期货或者期权工具来应对。”广垦橡胶期货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市场弱势特征较为明显,现货销售不畅时,在采购原料同时他们会同步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规避风险;在市场趋势不明显,但期现基差较大或者期货交割利润好于现货销售时,以及当库存敞口较大时,企业会逐步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

2020年初,突发的全球性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正常的产业运转,尤其是全球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停滞对资源型行业冲击巨大,国际上原油价格曾跌至“负油价”。作为和国民经济高度相关的大宗工业原材料,天然橡胶产业受波及尤其惨烈:国内汽车销售连续两个月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山东地区轮胎厂普遍推迟开工一个月左右,海外出口订单收到严重冲击;伴随着海外疫情的升级,现货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客户采购意愿不强,而整体库存较高,面对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为规避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风险和实现销售,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原有持仓规模的情况下决定进一步加大在上海期货天然橡胶相关期货品种的卖出套期保值规模,把集团整体风险敞口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较好地控制了经营风险。“如果原料供应因为重大极端天气等原因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假定我们工厂尚未建立安全原料库存水平,为防止后期采购过程中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我们可能会提前在期货市场买入采购。”广垦橡胶期货部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的9月,泰国主产区连绵阴雨,严重影响了胶农割胶,原料采购量难以完成,面对要按时交货的订单,他们经研判后在上海期货市场做出了锁定价格的买入套保,并加大了初级原料的采购力度,尽管生产环节没有毛利,但期货市场的提前价格锁定,收益尚可,整体来看的生产经营结果还是实现了盈利。

在国际市场,广垦橡胶并购泰华后,企业进一步发挥泰华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国际知名轮胎企业保持了长期稳定的现货长约,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积极申请海外交易所的品牌认证,目前广垦橡胶在泰国控股、参股的13个标胶加工厂全部通过了东京交易所的20号胶认证;泰华公司近10个工厂也通过了新加坡交易所的烟片胶及20号胶认证。

据介绍,为应对远期海外长约交货,广垦橡胶会提前采购原材料并加工成成品,但销售长约往往是以新加坡期货月度均价为计价标准,价格要月底才能确定。在这之前,为规避长约备货后市场价格下跌和锁定加工利润,他们会利用新加坡期货市场或者国内上期所20号胶期货市场,提前进行卖出套保,等待现货长协价确定后再平仓期货。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