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供应链金融冰火两重天,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破局?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3-09-22

(原标题:供应链金融冰火两重天,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破局?)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利好消息不断。各级监管部门政策频出,鼓励银行、保理公司、科技公司等参与供应链金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希望通过供应链金融“1+N”带动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并降低融资成本。再加上快速增长的应收账款、企业存货等,使得供应链金融市场呈现一片蓝海。

另一方面,爆雷不断。大型商业银行、第三方财富公司、保理公司等纷纷“踩雷”供应链金融。近日,媒体报道,雪松控股供应链金融融资项目逾期,涉嫌贸易空转。再比如2019年,因广州承兴造假,导致诺亚财富踩雷“34亿元”应收账款抵押融资业务,股价从高点60元每股跌到最低20元每股,这也促使其彻底退出供应链金融市场。

随着供应链金融覆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传统风控模式对票据造假、贸易真实性等——供应链金融所隐藏的风险力不从心。

近些年,人工智能公司、互联网巨头开始尝试搭建供应链管理平台,利用NLP、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GPS、计算机视觉技术等解决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欺诈问题。其中,网商银行、腾讯、冰鉴科技等公司更是不遗余力布局供应链项目。2021年10月,网商银行正式对外发布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方案“大雁系统”, 首批接入的品牌超过500家,包括海尔、华为、蒙牛、旺旺等。2022年,冰鉴科技宣布数千万投资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汇融数科,深化供应链金融布局。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史

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大致兴起2006年前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商贸往来初现井喷,供应链金融业务也随之高速发展。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是基于应收账款质押、仓单(存货)抵押融资为主,但是,应收账款、仓单造假太多,导致该业务发展困难。

为了降低造假的发生率,央行从2010年开始全面推广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支付方式,持票企业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抵押给银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在发展初期,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因解决了纸票、应收账款的诸多问题,促进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2016年12月8日,人民银行总行牵头组建了上海票据交易所,这对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些年,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也开始出现被伪造的情况,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产生了严重挑战。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多关注核心企业信用,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人风险评估不够,对资料信息的审核主要集中在合同以及税票,无法控制贸易的真实性,导致造假成本低,骗贷频繁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些年,一些人工智能企业开始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寄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掌控每笔交易全流程信息,从而保证供应链金融业务顺利发展。比如,利用区块链和电子签章技术保证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判断每笔贸易的真实有效,利用大数据风控判断融资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而不是骗取贷款的壳公司。一些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因此融资不断,如汇融数科获得冰鉴科技数千万战略投资,联易融获得腾讯多轮融资并已上市。

二、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企业应收账款不断增加,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高达18.87万亿,同比增长12.7%。

与此同时,企业存货也是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末,工业企业存货高达12.59万亿,私营工业企业存货4.51万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供应链资产余额预计到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99.9万亿元。不断增长的应收账款、存货等给企业正常运营带来重大挑战,但也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造了一片蓝海。

三、政策助推“供应链金融”

不断增长的应收账款、产品存货,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缺口不断增加,促使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各类政策。2021年,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更是前所未有。据冰鉴科技研究院统计,国家层面的各类供应链金融政策超过十五次,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手段。

四、逾期爆雷等问题频发

在政策支持和融资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供应链金融市场却“爆雷”不断,令这片蓝海市场乌云密布。

据冰鉴科技研究院了解, 2022年1月,证监会发布今年“一号罚单”,金正大供应链造假约231亿元。经查,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金正大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部分子公司通过与其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外部单位虚构合同,空转资金,开展无实物流转的虚构贸易业务,累计虚增收入230.73亿元,虚增成本210.84亿元。几乎同时,雪松控股应收账款融资等项目逾期,董事长、创始人张劲签字的《致歉信》发布。据媒体报道,产品规模200亿,涉及8000投资人。

除此之外,2019年,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34亿元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据公开媒体报道,云南信托、湘财证券、中粮信托、国民信托等机构也踩雷承兴国际,而所涉的融资活动多是基于应收账款债权的供应链融资。

在更早之前,2012年,上海钢贸行业与仓储单位勾结,空单质押、重复质押骗取银行贷款,民生、浦发、建行等踩雷。2013年河南武钢案,民生、招行、广发等涉案。2014年,广东纸浆案,波及20多家银行;2014年青岛港案,青岛德诚矿业利用同一批金属库存重复骗取融资贷款,涉及18家中资银行,金额160亿元。

对于供应链金融问题频发,广州商品交易所首席运营官陈昊旻认为,传统尽调模式资源有限,在供应链金融链条环节中,一个可组织、记录、确认交易真实发生,资产真实可见的平台角色显得至关重要。

冰鉴科技研究院认为:“目前很多银行对贸易背景真实性调查流于表象,仅限于合同和税票审查,缺少深入调查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的能力,对供货来源、商品清单、储存、运输、验收、销售等进行调查,交叉验证更是缺乏手段。此外,萝卜章、关联方虚假贸易等问题也是限制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

由于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不关注整个链条的交易过程,仅从单个大型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作为出发点,提供金融服务。

因此,对于供应链金融里的诈骗、造假问题,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手段已经举步维艰。

五、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供应链金融?

为了解决供应链金融骗贷问题,国家层面开始尝试利用先进技术识别风险。特别是2021年4月,银保监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表明:“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农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物流业等重点领域搭建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融资服务。整合发挥银行在数据信息、IT系统、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核心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培育小微企业客户集群。优化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和结算服务,依托产业链供应链的交易数据、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有序发展面向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信用融资和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

1、利用摄像头、RFID、GPS等对货物实时监控,利用水电煤等数据判断融资企业的生产能力

一些智能风控企业通过融资企业的水电费等支出变化来判断融资企业是否是壳公司、是否有真实生产,并通过GPS、实时监控等判断是否是虚假供货、是否足额供货。据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汇融数科透露,其客户对存货进行数字化动态监管,通过连接温湿度、RFID、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掌握货物的实时状态,实现仓库的数字化动态监管,包括掌握车辆的实时轨迹、实现出入库作业的实时监控、作业整体情况一目了然。

资料来源:汇融数科

2、利用电子签章(区块链技术等)在线签订合同,防止“萝卜章”

“萝卜章”问题是供应链金融领域风控人员最为头痛的事情,但是传统风控手段,不仅难以执行,且依然问题频发。如传统的方式下,风控人员为了保住盖章真实有效,采用现场盖章的方式,但是,也曾发生,骗贷人员租用核心企业总经理办公室,盖萝卜章的情况。此外,核心企业不配合导致现场盖章落地执行难。

目前,人工智能企业纷纷采用电子签章,不需要现场面签,但可以保证合同的真实有效。电子签章背后是区块链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特征实现了企业的唯一签名,且密钥一旦生成后不能更改、清晰留痕,从技术上排除了数据被篡改、被伪造的各种可能。

除此之外,国家层面也开始对电子签章给予支持。2020年9月,人民银行、司法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意见》,明确指出,在探索提升供应链融资结算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方面,支持探索使用电子签章在线签署合同,进行身份认证核查、远程视频签约验证。

3、利用大数据规避子公司或者关联方等虚假交易

供应链金融骗贷另一主要原因是关联企业之间形成虚假贸易关系,形成一系列交易合同和单证,然后据此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资金。

传统的关联关系判断,主要关注的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子公司以及相关公司董监高及其父母子女等。

人工智能公司通过知识图谱、关联关系、NLP等技术或者算法判断不持股或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交易双方的关系,来识别虚假交易,如同一注册地址、同一联系电话、同一WiFi等等。

4、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可以通过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解决

由于缺少抵押品,又不能利用核心企业信用,传统供应链金融对于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基本上束手无策,这也导致小微企业很难在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但是,人工智能企业却可以以企业主个人信誉为依托,结合工商、税务发票、司法诉讼、以及供应链贸易信息综合考量风险,帮助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

此外,人工智能公司识别风险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全流程掌握供应链交易中各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料,并关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交易的连续性、交易双方的履约能力,为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六、展望

随着区块链技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GPS定位、大数据、NLP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通过搭建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并通过全流程实时监控,掌控货物、物流、资金流等信息,并利用工商、税务、司法等替代数据对融资企业信用、核心企业信用等进行综合评估,有效降低“萝卜章”、“虚假贸易”、“关联方交易”、“债务逾期/违约”等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频率。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冰鉴科技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