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增长12.7% 全年增长预期或需向下修正
(原标题:上半年经济增长12.7% 全年增长预期或需向下修正)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53.22万亿元,可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已经大致处于我国5.5%-6%的潜在增速。
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不差,但央行却在上周五宣布全面降准,这引发市场热烈讨论,部分认为主要因为我国下半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下半年打下较好基础。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的同时,宏观政策保持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利于为企业纾困解难。随着供需循环、市场信心、内需动力等持续增强,下半年经济有望稳定复苏。
需要指出的是,受局部疫情以及大宗商品涨价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经济增长稍弱于市场预期。虽然全年我国经济有望实现8%-9%的高增长,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面临向下修正的压力。
7.9%的增长弱于预期
上半年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仍在稳定恢复,但各项指标恢复进度差异较大。工业、出口增速较高,但服务业、消费、投资恢复进度较慢。
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7%,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快于GDP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但依然慢于GDP恢复进程;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也慢于GDP的增速。
投资方面,起到支撑作用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趋缓,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偏低。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4%,比1-5月份略降;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0%,比1-5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2%,比1-5月份略降。
进出口形势是2011年以来的高峰,但出口增速在回落、进口增速在走高。以美元计价,上半年我国出口金额累计增长38.6%,进口金额累计增长36%。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半年数据公布前,市场普遍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在8%以上,实际只有7.9%,这要弱于预期。从数据上看主要因为投资的贡献下降。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长较慢,主要原因是产能比较充足、缺少可大规模投资的领域有关,也可能跟地方资金紧张及加强了环评审核有一定关系。投资数据偏弱,找不到其他更合理的解释,因为今年新增项目不少、投资到位资金也不低。
“消费偏弱,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像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影响较大。另外,当前对课外培训班的规范整治,也使得围绕孩子教育培训相关的消费减少了。”张永军表示。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经济仍在持续恢复,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一季度经济增长5%,二季度提高到5.5%。不过,原来预期的,从房地产投资和出口为主的经济恢复,切换到制造业投资和消费为主导,实际上这个切换过程比较慢。
“6月部分地区发生的疫情,对服务消费影响较大,像餐饮增速在回落。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仍在,当前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没有回归到正常水平。上半年大宗商品大幅涨价也是超预期的,上游企业受双碳目标影响,产能受到抑制;中下游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没有能力扩大投资。所以,当前中长期贷款虽然在增加,企业利润整体在改善,但存在‘以贷款保运转、以赊销保利润’的现象,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资金有限”,罗志恒表示。
此外,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整体在改善,但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加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5月份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但是,毕业季来临,青年群体失业率有所走高。6月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5.4%,而1-2、3、4、5月份该数据分别为13.1%、13.6%、13.6%、13.8%。
下半年有哪些扰动因素?
从先行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有望延续恢复态势,市场主体经营状况在持续改善。
像我国PMI连续16个月处在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指数和综合PMI指数也处在较高景气度。WTO最新预计显示,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有望增长8%,外需复苏步伐在加快。
“随着经济的恢复,下半年经济两年平均增速有望回升,但回升幅度可能不会太大,能稳定在5.5%或略高一些就很不错了”,张永军表示。
刘爱华表示,在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的同时,宏观政策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在不断落实落地,有利于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为市场注入活力。
不过,由于去年“前低后高”基数影响,从同比增速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走势将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
机构对于下半年经济走势分析分歧较大。部分认为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有望在6%以上,四季度可能回落至5%-6%的区间,全年预计能实现8%-9%的较高增长。
5月底6月初,IMF、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发布最新报告,他们对中国2021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期在8.4%-8.5%左右。
张永军表示,受去年基数影响,今年经济增速波动也比较大。要想在波动中把握住经济增长趋势,难度也比较大。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很大程度是受基数影响,也跟进出口数据有关。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下半年进口较多,出口可能趋缓,经济核算上的净出口要低于预期,恢复性增长的力量弱于预期。全年经济增速预期值可能需要向下调整。
罗志恒表示,基于二季度经济表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可能要往下调。因为当前经济恢复的动力有所放缓,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1.3%,这个水平相较往年同期偏弱。从月度趋势来看,6月工业、投资环比增速也偏低。
所以,在上半年数据发布之前,央行先行宣布全面降准,真是为了对抗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
罗志恒认为,央行全面降准,可能是未雨绸缪地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我国经济仍在持续恢复,虽然恢复动能在趋缓,但消费、投资仍在低迷中稳步上升。下半年主要变数在于出口,当前我国出口处于高位,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我国出口可能回归常态水平。另外,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是政策的着力点。
刘爱华表示,关于宏观政策,一方面要看到今年总体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给中小微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比较大。针对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跨周期调节,应对好可能发生的周期性风险。尤其是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给中小微企业更多的成长空间。
下一篇:GDP十强城市人口与住房矛盾待解:居住用地面积占比均低于35%,“人地挂钩”仍需深化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