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超600家 沪市主板公司争当创新研发排头兵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1-26

(原标题: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超600家 沪市主板公司争当创新研发排头兵)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沪市公司一直是技术研发的主力军。近年来,沪市主板公司创新研发力度不断增强,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超20%,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持续推动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沪市主板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超过600家,较三年前数量增长近9个百分点,市值占比近26%,资本和创新要素实现了有效对接,涌现了一批研发创新的排头兵,在带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发投入年均增速超20%

沪市主板公司一直是技术创新升级的主阵地。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近4956亿元,同比增长6.83%。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8491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总投入的27.5%。

从增速来看,以2022年年报数据为基数看,较三年前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其中,19家公司研发投入超百亿元,较2019年数量实现翻倍。

从研发强度来看,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达2.05%,较2019年增加近0.5个百分点,361家公司的研发强度超过5%,25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较2019年分别增加了68家和10家,增幅分别达到2成和6成以上。

分行业看,传统行业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如公用事业、商贸零售、煤炭、建筑材料等行业研发投入三年平均增幅均超30%;高技术行业坚持科技创新,如通信、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增幅均在20%—30%,有力助推我国高水平科技高质量发展。

以先进制造领域为例,中国中车试验列车单列最高运行时速已达到453公里,CR450新一代动车组研制取得新进展;国电南瑞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方面推出电力系统多源互补协调控制系统等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的浪潮下,广汽集团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7.07亿元和13.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63%和38.43%,围绕低碳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汽车发展新技术、新趋势进行全面布局,有力推动广汽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

沪市主板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链产业链链主和行业龙头,近年来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引领产业整体技术跃升发展。

厦门钨业聚焦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近五年(2018-2022)累计研发投入达55.9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03%。在光伏晶体硅片切割领域,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近年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用高强度钨丝,拥有十余件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家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战略下,公司加速实现高端切削工具的国产替代,持续加强硬质合金切削工具研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直径0.03毫米微型刀具是世界上最小可批量生产的螺旋刃硬质合金立铣刀。

天地科技研发投入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接近13亿元,同比增长10.29%。公司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23年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公共安全”等专项领域已牵头申报项目3项。同时,公司研发了国内首套煤矿井下智能化钻机多机协同控制装备,突破了多机协同群控、数字孪生虚实联动、数据可视化远程控制等多项重大技术难题。

央企科技创新奋发有为

沪市主板公司中,央企的研发力度和投入持续加强,创新引领的作用突出。2023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央企合计研发投入超2392亿元,同比增幅约5个百分点。2022年,沪市主板央企研发支出合计4110.49亿元,同比增长29.62%;中国建筑、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13家央企研发支出金额超百亿元。

近三年来,沪市主板央企研发支出中位数从2.22亿元稳步提升至2.79亿元,研发占比在3%的主板央企家数由104家增至116家。有98家主板央企连续三年研发占比在3%以上,41家主板央企连续三年研发占比在5%以上。

持续的研发投入,助力沪市央企实现技术跨越,也推动着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中国建筑承建的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群山中2400米岩石的覆盖下,是我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也是世界上岩石覆盖厚度最大综合配套设施最好的地下实验室。公司攻关团队解决了世界级的设计施工难题,不仅在混凝土等材料配比上进行创新,还在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上另辟蹊径,研发了“空中造楼机”“零海拔屋”等众多建筑业前沿科技成果,助力科学家在宇宙暗物质等科学领域进行更前沿的探索。

中国石油近三年研发费用累计超500亿元,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接近140亿元,形成了超深超高压天然气勘探开发、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等一批前沿技术,取得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我国两口万米科探井等重大标志性成果,关键技术及装备替代率达到85%。

校对:彭其华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