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原标题:中国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5月1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放到更加突 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研究推出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存款利率监管,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社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监测分析和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维护和塑造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持经济运 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以高质量发展为 “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观察货币政策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
央行表示国际上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主要有两类做法:
一类是将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通过流动性调节引导市场利率在操作目标附近运行,另一类是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并以此为操作目标,从而将操作目标、政策利率和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合而为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第二类做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传导效率的优势显现,逐渐成为主流。
我国的央行操作目标体系也采取了第二类做法,更为直观,市场和公众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即可,无需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也无需过度关注个别机构的市场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市场利率时点值。
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央行表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分化加大和不平衡问题日益凸现。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复苏的决定性因素仍在于疫情防控,目前各国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成效差异较大,宏观政策和市场修复能力也不相同,经济分化较为明显。部分地区新增病例明显反弹、封锁措施趋严,经济恢复进程面临较大挑战。
主要经济体超宽松宏观政策的后续影响和货币政策转向的风险需密切关注
央行表示,2021年一季度末,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分别较2019年末扩张 85%、60%、25%,主要是购买政府债券,2020 年美国新增国债中超过一半由美联储购买。
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密结合,规模巨大,推动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与实体经济相脱离,金融风险隐患不断增加,未来是否会通过主权债务风险、高通胀、汇率利率波动、股市债市估值调整等造成风险转移,需要密切关注。
一季度美国长端利率上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一些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上升。加拿大央行已在4月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未来若主要发达经济体释放明确的货币政策转向信号,可能产生外溢效应,进一步放大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
全球通胀水平可能继续升温
央行表示,全球经济回暖拉动大宗商品和原材料需求走高,加上流动性环境极度宽裕,国际大宗商品如铁矿石、铜、原油、大豆等产品价格上涨较快。
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指标的同比读数可能会普遍趋于抬升,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
文章更新中....
下一篇:广东江门召开“5+N”产业集群发展大会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