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汽车资讯网 > 热点新闻 > 正文

杭州:“高收入之城”背后的经济密码

编辑:健康网 时间:2024-04-21

(原标题:杭州:“高收入之城”背后的经济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玫洁上海报道居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居民“获得感”的重要指标。

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厦门和无锡。其中,杭州位居第六。

今年上半年国内各城市经济数据发布后,上述城市排名发生了一些变化。

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宁波、苏州、绍兴、厦门和南京。

对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杭州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排名向前进步了三席,且超越了广深两座一线城市,位居全国第三位。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92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7%。在上半年的城市经济“半年报”中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实际上,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并非新鲜事。从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都稳定在全国第六位,紧随四大一线城市以及“最强地级市”苏州之后。

杭州人均收入提升较快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城市经济“密码”?

实际上,一座城市的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变化,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经济发展潜力、产业升级活力,以及城市福利水平等,也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

高工资、高幸福感

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说,6万元是一个台阶。

2019年,深圳、苏州、广州三城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了6万元台阶,2020年杭州、南京两城也同时突破了6万元,其中杭州达到61879元。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7个城市突破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大关。

其中,在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迎来了大幅增长,市民“获得感”也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加。

《杭州“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增长了45.1%,其中2016-2019年均增长8.6%,2020年增长4.4%。分城镇和农村来看,2020年较2015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1%、50.5%。

明显,农村增速较城镇更高,杭州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收窄。

进一步来看,工资收入是居民收入中最基本的来源之一,当前杭州的市民工资收入已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

智联招聘《2021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杭州求职者平均月薪突破万元大关,以10176元位居全国第4位。

值得一提的是,智联招聘观察数据显示,2020年即使杭州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杭州求职者平均月薪一直维持在全国第四的水平,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发展韧性。

城市产业基础稳、就业机会多,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平稳提升,城市也更有“实力”来提高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升居民宜居宜业的“幸福感”。

据《杭州“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2020年末比2015年末杭州市场主体增长了85.8%;同期杭州中小学、幼儿园数量分别增加90所、139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2015年提高9.6个百分点;在医疗层面,杭州医疗机构从2015年的4428家增至2020年的5982家。

韧性较足的经济结构,稳定增长的收入水平,以及不断丰富的社会教育、医疗供给,这些构成了托底杭州“幸福感”的基本面。实际上,杭州连续14年获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殊荣,在全国也仅此一例。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杭州居民收入水平高,究竟来自于哪些渠道?

回归到指标本身,可支配收入数据由四个方面组成——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简单而言,它们分别来自上班薪资、经营赚取、投资理财以及房屋出租、退休工资及各项补贴等渠道。

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杭州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杭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到了全部可支配收入的近六成。

对比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杭州相近的城市南京可以发现,2019年杭州的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略高一筹,两项数据分别比南京高出近2600元、8600元。

其中,杭州城镇居民的收入优势表现在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两个方面;杭州农村居民的优势则主要表现在经营净收入方面。

这意味着,杭州城镇居民在金融理财、不动产出租等领域有更多“挣钱”的机会。对比南京,杭州农村居民的收入优势更突出、民富程度更高。实际上,城市整体较为活跃的市场、发达的民营经济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通过生意赚钱的机会。

未来,随着浙江深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杭州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城乡差距也将进一步收窄。

例如,面对农村地区较难获得财产净收入的痛点,《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也有对应的改革措施。

包括:率先推进以土地为重点的农村集成改革,探索农民权益价值实现机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乡村实施全资源开发,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等。

这些意味着杭州农村居民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迎来一轮不动产价值释放的机遇,这也是城市资本下乡、发展乡村产业的机会。例如培育农创客、激活闲置农房,推进农家旅游致富计划等。

长期以来,我国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则要求打破这一城乡结构特点,发展更加协调的城乡关系,而上述的改革措施将率先在浙江、在杭州开展探索。

未来,在乡村产业方面,在盘活农村闲置农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领域,杭州城乡之间的界线或将越来越模糊,而城乡融合带来的产业机遇或将越来越清晰。

夯实富裕“底盘”

工资是居民收入的基本盘,也直接跟城市的产业挂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强调,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明确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目标。

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压舱石”。近年来,杭州正大力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产业投资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夯实居民富裕的“底盘”。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杭州高端制造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6%、20.7%和17.9%,两年平均增长10.7%、13.3%和13.1%,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一些高新产品也增势较好,如机器人、光电子器件、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7.8%、155.8%和688.6%。

各城市间的横向对比中,杭州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也较为亮眼。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进行排名对比,杭州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达到7707家。

另外,从2020年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量的分布来看,除上海外,杭州以2179家新增企业总数排名重点城市中的第二位。

今年,杭州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目标是培育一批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工厂,将杭州打造为全国智能制造领先城市和组织型制造先行城市。

实际上,在《行动计划》主要目标的第一条中,杭州就明确要使“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先富引领”,并要求杭州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万元,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一座有活力的城市,总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新领域、新方向,这也使城市活力越发旺盛。在高度经济活力中、在牢固的产业基础支撑下,无论是上班还是创业,市民可以找到各种“挣钱”方式,奋斗出一份“幸福感”的生活。

(作者:朱玫洁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谷歌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汽车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